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非表示,当前我国老龄化率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调查数据显示,居家养老是我国老年人的首选养老方式,占比高达96%。他提出,要加大居家养老补贴力度。
不可否认,居家养老的好处不少,一是习惯使然,二是节省开支,三是环境熟悉,四是顺从传统舆论的压力。但居家养老也有不便之处,特别是当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时就尤为明显。因此,袁亚非提出的加大居家养老补贴力度是有道理的。不过,仅仅是加大居家养老补贴力度还远远不能解决居家养老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要想顺利实现居家养老,至少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必须落实好医养结合的问题。2016年国务院医改办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同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民政部发布了《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这些措施实施以来,收到了积极效果,但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繁重,公共卫生、门急诊、健康管理、各类咨询等任务庞杂。很多地方一名全科医生及团队(基本一名护士和一名公共卫生人员)平均签约居民近1000名,全年几无休息日的情况较普遍。
其次,居家养老还要解决日常照料和看护的问题,这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管理。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这种居家养老的日常照料工作会越来越繁重,急需统筹考虑和安排。与此同时,落实独生子女的照料假也势在必行,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出台相关政策,但这种假要形成制度须全面推广、统一实施。
最后,居家养老还存在老年人人生最后一公里怎么走的问题。这个问题相当现实也相当棘手,对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特别需要有人专护,如同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一样做好临终关怀。
解决好以上三方面的问题,佐以居家养老补贴到位,居家养老问题也就得到缓解了。可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易事,需要各级政府以及医疗卫生等部门大力协助,需要相关政策法规的倾斜与支持,还需要为人子女者尽心尽力,把老人的养老问题挂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从而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