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是劳务输出大省,每年春节一过,农村青壮劳动力就到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现象频现,农村地区更为严重。尽管新余市是江西省最年轻的地级市,留守老人养老的社会问题亦不容忽视。
据统计,2016年末,新余市的人口总数约为117.37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7万人;73岁以上老年人6.5万人,此中农村3.86万人,约2.3万人是留守、独居老人。
如何让这些老人安度晚年,新余市进行了积极探索。从2016年年底开始,新余市实施“党建+颐养之家”工程,目前已有7615名老人“入家”。这一农村养老新模式,将农村党建工作融入到民生事业,解决了留守老人的生活困难,实现了农村党建和民生工作的双丰收,成为“老人开心、子女安心、组织放心”的“三心”幸福工程,也为江西各地农村养老提供了全新模式。
颐养之家解子女后顾之忧
“大家一起有伴聊,谈天说地笑嘻嘻,下棋打牌乐陶陶……”这是新余市人和乡穑诞村委东头村“颐养之家”老人们总结的“顺口溜”。当记者走进该村颐养之家,映入眼帘的是红瓦白墙、四合院式布局,三五位老人悠闲地晒着太阳、话着家常,开心幸福满溢在脸上。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类似这样的颐养之家,新余市共建成616个,遍布全市413个行政村。同时,“入家”老人需满足三个条件:年满73周岁以上,农村留守、独居及困难老人,身体状况正常、生活能够自理。
穑诞村委东头村的彭奶奶已经70多岁了,因患胃病十几年且一直有高血压,担心在村里就医不方便,起初不愿进颐养之家。“没想到,我们村诊所就在这对面,走路过去两分钟都不要。医生定期为我们检查身体,量血压、测血糖,解决了我老往医院跑的难题。”彭奶奶说。
“饿了有人知、病了有人管,通过村里的颐养之家微信群,还能够实时了解父母的情况,从此没有后顾之忧”,欧里镇堎背村一位“入家”老人的儿子常年在外务工,现在老人有人陪,一日三餐还能吃上热乎饭菜,让他放心不少。他向记者表示,“颐养之家办得好,老人生活有保障,我在外工作也更安心了。”
社会各界支持颐养之家
开办“党建+颐养之家”关键要解决建设资金和运行资金的问题,而目前,新余市已走出一条“政府补助、村级配套、社会捐助、老人自缴、自我发展”相结合的路子。
“建设经费以财政投入为主,按照每个行政村一次性投入10万元标准,由市、县、乡三级财政按4:4:2比例分担。运行经费以老人‘自养’为主,按照每人每月350元标准,老人自缴200元,市、县两级财政各补贴50元,乡、村两级自筹50元。”新余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简桂生说,“对于有‘入家’需求的生活困难老人,村里会摸准情况,减免老人自缴部分,把老人‘请’进‘家’。”
此外,社会捐助也是“颐养之家”建设与运行经费的有力“补充”。据不完全统计,以乡镇商会为主体的本土民营企业家捐款已达2000余万元。其中,水北商会专门设立“颐养之家养老基金”,给予水北镇每个颐养之家5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资金支持,“入家”老人每人每年500元的生活补助,目前已支持建设48个颐养之家,惠及849位老人。
一项暖心工程,一份幸福事业,凝聚党心民心,使尊老敬老爱老在新余蔚然成风。珠珊镇石头村颐养之家81岁的林国英老人对颐养之家竖起大拇指,她兴奋地对记者说:“国家对老年人非常看重,事事关心,时时关心,现在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过着幸福美好的日子。我唯一的心愿就是保养好身体,健康长寿,多享受这样有福气的日子。”
党建助推颐养之家
“新余市构建的特色农村养老新模式将党建融入民生,可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家门口实现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颐养天年。”简桂生表示,这也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农村养老精神的具体贯彻落实。
新余市负责党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新余市已经把“党建+颐养之家”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内容,把工作成效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抓手,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使“党建+颐养之家”建设走到百姓心里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水西镇党委全面开展了党员驻“家”义工活动,各村支部安排党员轮流在颐养之家劳动,照料老人;镇机关党员干部与32名“入家”贫困老人结对子,为贫困老人捐赠“入家”费用;九龙山乡后元村委将党员志愿服务、主题党日活动平台放在颐养之家,组织党员到菜园劳动……
“颐养之家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但注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管理主体责任,而且注重发挥‘入家’老人自我管理作用,挑选有威望、热心公益、身体条件允许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家长’,实现颐养之家由组织管理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保护、自我教育转变。”上述党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在下村镇下村颐养之家,退休党员吴大爷是60余人大家庭的“大管家”,负责日常财务监管。在当选理事会成员之后,吴大爷想了很多点子,如考虑到每位老人的食量和身体状况,建议实行刷卡吃饭等建议。如今,颐养之家不再由村委贴钱运行,实现了收支平衡。
“与中国整体情况一样,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农民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在他们老时,得到社会的关爱厚爱,这既是他们应有的权利,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杜志雄指出,新余等地以党建之力推动颐养之家建设,探索出“党建+颐养之家”的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并以尊老敬老爱老之心精心管理和规划,推动这项幸福事业遍地开花,充分体现了新余这座城市“爱”的精神气质。